冬至,俗称“冬节”“亚岁”或“长至节”等。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一个重要节气,“冬至”开始气温进入到一年中最冷的“数九寒天”,此时养生,当于阴中求阳,以养阴为主,辅以养阳,而不能过扰阳气。
南阳市中心医院仲景苑专家团队友情建议,养阴护阳这样做:
饮食
以食补为上,温补为主。“今年冬令进补,来年三春打虎”,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,也是进补的最佳季节。
提醒大家:冬令进补多选择从冬至开始,但不宜大补,温补阳气的同时也要养阴,并且避免过度食用辛温食物而伤阴。(文章后面附食谱)
1、体质偏虚寒、阳虚
首选温补类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、狗肉、鸡肉等,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,容易上火,注意适可而止。
2、体质偏阴血亏虚
可选择具有滋阴益肾、填精补髓功效的补益类食物,主要有:木耳、黑枣、芝麻、黑豆、猪脊、海参、阿胶等,由于此类食物容易滋腻碍胃,故亦不可过度食用。
3、体质偏平和型
可选择平补类食物,如莲子、芡实、苡仁、赤豆、大枣、燕窝、银耳、猪肝等,这些食物既无偏寒、偏温的特性,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。
4、吃好这些黑色的食物
黑色与肾相对应,用黑色的食物来补肾正是顺应天时的体现。因此,大家不妨在冬季多吃些黑豆、黑米、紫米、黑芝麻、黑木耳、乌鸡等食物。
起居
冬季,人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,遵循“冬三月,早睡晚起,必待日光”之训,待太阳升起后再起身活动,早睡可养人之阳气,晚起能助体内阴气;还应该避寒就温,不可过度出汗,导致阳气耗损。
1、早睡晚起
年轻人要避免睡觉过晚,老年人要避免晨练起得太早。古人在夏至、冬至这两个阴阳转化的日子,会睡“子午觉”,子时(23~1点)和午时(11~13点),认为这是大补,所以晚上千万不要熬夜,11点前睡觉(小孩子要在9点前),中午也可以睡个小觉,不能超过一小时,太久反而不利于阳气生发(小孩子的午觉最好不超过2小时)。
2、穿衣有讲究
青年人:代谢能力强,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健全,穿衣不宜过厚。
婴幼儿:体温调节能力差,要注意保暖。
老年人:抵抗力下降,应以防寒保暖为主。
3、做好这五个部位的保暖
防鼻寒:立冬后“凉燥”明显,不少人会受到鼻炎困扰。可以在早上或外出前用冷水搓搓鼻翼。
防颈寒:冬季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,外出时可加一条围巾。
防腰寒:腰部为“带脉”所行之所,有条件的可佩戴护腰,常做按摩以畅达气血。
防肺寒:风寒感冒是冬季的常见疾病,可喝热粥防肺寒。
防脚寒:睡前泡脚,水温在40℃左右。
运动
运动以静态运动为主,适量运动,能够调动身体阳气,畅通血脉,抵御外寒,预防外感,有利于养生。
运动前要充分热身,舒展筋骨,因为冬季寒冷,寒性收引,导致筋脉、肌肉紧张,如不适当舒展,极易导致受伤。
站桩、八段锦、太极拳、五禽戏等伸展筋脉的舒缓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情志
恬淡安静、寡欲少求
要保持平和的心态。冬天本来就是一个蛰伏的季节,所以情绪上要避免起伏过大。
可多参加娱乐活动,以消除低落情绪。避免过激情绪,只有做到安神定志、清心寡欲,才能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保持相应与平衡,才能养精蓄锐、平安少疾。
进补食谱
羊肉炖萝卜
做料:白萝卜500克,羊肉250克,姜、料酒、食盐适量。
做法:白萝卜、羊肉洗净切块备用,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,开锅后五六分钟捞出羊肉,水倒掉,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、姜、料酒、盐,炖至六成熟,将白萝卜入锅至熟。
功效:益气补虚,温中暖下。对腰膝酸软,困倦乏力,肾虚阳痿,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。
天麻炖乌鸡
原料:乌鸡1只(约750g),天麻25g,川芎、白茯苓各10g,姜片5g,料酒10g,精盐适量,香菜段少许。
做法:乌鸡放入冷水中,烧开,焯去血沫;中药洗净,放入鸡腹中,用线缝好口。把乌鸡放人砂锅内,加入姜片、料酒和适量水,烧开后用小火炖约1小时,放精盐再炖约20分钟至材料熟烂,撒上香菜段即可。
功效:乌鸡舒经活血、调节内分泌等功效,对老年女性大有益处。天麻、川芎、茯苓对神经衰弱的头昏、头痛、失眠等,均有辅助治疗之效,既能平肝熄风止痛,又能滋养镇静安神,与乌鸡等配合,补虚作用颇为明显。
莲藕猪脊髓汤
原料:连骨猪脊髓500g,莲藕250g,葱段、姜片、料酒、精盐各适量。
做法:将莲藕洗净,切成厚片;猪脊髓洗净,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,沥干水分。将猪脊髓与藕片同放入砂锅,加适量清水,放入葱段、姜片和料酒,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慢炖约150分钟至熟,捞去葱段、姜片加入精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滋阴补髓。适用于陈旧性腰肌劳损所导致的腰痛、腰膝酸软、四肢乏力等症的辅助食疗。
南阳市中心医院仲景苑开展各类传统中医中药诊疗服务,在这里,中医不仅是治病,更是在讲述人体与自然、身心和谐的哲学。医生用温和的话语宽慰患者,传递着情志调养的秘诀,让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,学会顺应四时、起居有常、饮食有节、心态平和,重新拥抱健康生活。
专家团队介绍:
● 李向辉:中医科主任,主任医师,全国名老中医李鸣皋学术继承人,南阳首届中医世家继承人。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、甲状腺疾病、更年期、失眠等内科疾病及中医儿科常见病。
● 张敏尚:针灸科主任医师,擅长治疗骨关节病、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椎病、面神经麻痹、气管炎、哮喘病、等内科疾病,通过针灸治疗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,改善脏腑功能,痛经、月经不调等。
● 吴栋林:主任医师,擅长中医内科疾病,如感冒发烧、肺炎咳嗽、胃炎肝炎、胆囊炎、结肠炎、冠心病、高血压、脑梗塞、中风后遗症等及生殖泌尿系统炎性疾病、男性不育症等中医男科疾病。
● 崔爽:主任医师,在中医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,如对糖尿病、肝病、脑血管病的治疗有深入研究,运用中医理论与方法有效治疗这些疾病,缓解患者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 。还尤擅长治疗肝胆脾胃、失眠、郁证、咳喘等病症,对妇科及糖尿病、甲状腺疾病、冠心病、高血压等内科疾病、儿科病颇有见著。
● 白方会:副主任医师,医学博士,硕士研究生导师,师从全国名中医陈宝田、南阳市名中医刘世恩,为仲景国医传人,擅长治疗脑梗死、头晕、头痛、烟雾病、面瘫、失眠、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及急慢性胃炎、消化不良、咳嗽等内科杂病。
● 白洋:中医硕士,副主任中医师,擅长治疗萎缩性胃炎、胃-食管反流性胃炎、胃溃疡、顽固性便秘、脂肪肝等消化系统疾病; 过敏性鼻炎/哮喘、腺样体肥大、小儿咳喘发热等呼吸系统疾病;难治性失眠、更年期综合征、月经失调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肥胖、头晕头痛等内分泌系统疾病。
● 王凡:针灸推拿专业,硕士研究生,河南省康复医学会中医妇科分会委员,河南针灸学会穴位埋线委员会常务委员,擅长运用气针、穴位埋线结合中药调理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。
● 王锦鹏:副主任中医师,擅长中医药治疗冠心病、中风后遗症、高血压病,肿瘤患者体质调理等及内科杂病如低热、咳嗽、胃炎、结肠炎、出虚汗、肾虚症,胁痛、失眠,青少年焦虑,抑郁,等慢性疾病。
● 李丹:中医内科学硕士。目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,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、头晕、失眠、糖尿病、更年期综合征、脾胃病等内科疾病。
地址:南阳市中心医院——门诊楼二楼仲景苑